2025年3月5日,文物与艺术系组织召开文物专业教材建设调度会,会议重点汇报了当前教材编写进度,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。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任清华,教务处处长孟宪超出席会议并讲话。文物与艺术系相关教师及教材编写团队成员参加会议。
会议伊始,各教材编写团队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当前工作进展。自2024年10月文物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研讨会召开以来,学院依托全国文物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平台优势,积极推进教材编写工作。目前,文物修复与保护、文物展示利用技术、文物考古技术等专业方向的教材编写已取得阶段性成果,部分教材初稿已完成,并进入专家评审阶段。
任清华副院长在听取汇报后,对各位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充分肯定。他指出,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,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建设的成效。他强调,教材编写要始终坚持“精品意识”,注重内容的时代性、前瞻性和职业性,确保教材既能满足教学需求,又能服务行业发展。同时,他还特别强调了时间节点的重要性,要求各团队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工作,确保教材按时高质量完成。
孟宪超处长在发言中进一步明确了教材编写的质量要求。他表示,教材编写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,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。他还提到,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邀请更多专家参与教材评审,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。
会议最后,任清华副院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。他要求各团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,加快编写进度,争取在2025年秋季学期前完成全部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。同时,他还提出,学院将依托全国文物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资源优势,进一步推动教材的数字化建设,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“金教材”,为文物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此次调度会的召开,不仅为文物专业教材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,也为学院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、推动专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以教材建设为抓手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为培养高素质文物保护人才、服务文化强国战略贡献更多力量。

